電影,是一種藝術、娛樂;是一種產業、文化;是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電影是什麼?想必在許多人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或許每個人認為的電影都有所不同,但每個人所認為的都代表著電影。今天我將藉由《認識電影》這本書,帶您一同探索電影的世界。不過在我們開始談論電影之前,先讓我好好地介紹這本書。

不論你是電影迷、影視科系學生、從業人員,或者只是想深入了解電影的一般民眾,這本書絕對是您的第一首選。它長期作為各大影視院校的教學用書,在影界的地位也是無庸置疑的,並且作者有持續更新內容,以呼應現在的電影發展及淘汰過時的觀念,目前最新版為第十版(2005.06.10中譯出版),雖然是16年前的著作了,但其內在的觀念與技術,卻還是在當代所運作著。因此要了解電影,以這本《認識電影》作為一個出發點,我認為是再適合不過了!

 

概論

  • 三種電影風格:寫實主義、古典主義、形式主義
  • 三種電影類型:紀錄片、劇情片、前衛電影
  • 形式界定內容,內容影響形式,而兩者相輔相成
  • 內容=題材+分場

 

寫實主義和形式主義Realistic & Formalistic

在電影發展初期,1890年代中葉,就已經出現了兩大方向。

盧米埃兄弟,寫實主義的建立者,以短片記錄生活日常,如《火車進站》。

喬治.梅里葉,形式主義的始祖,強調想像的奇幻影片,如《月球之旅》。

 

「寫實主義」與「形式主義」只作為概括,並非絕對,是方便我們分類風格傾向這兩者的電影,而很少有電影是絕對的形式主義或寫實主義。大部分劇情片都居於這兩者之間,一般稱之為古典電影(classical cinema)。

「寫實」與「現實」是不同的概念,寫實是一種風格,而現實是所有電影(不論寫實或形式)的原始素材。導演的工作就是在現實中尋找素材,經過設計與經營,形成屬於他們的風格。

 

寫實主義 形式主義
客觀反映現實,傾向紀錄片。 主觀影響現實,傾向前衛電影。
內容>形式 形式>內容
最高原則:簡單、自然、直接。 在乎技巧與形式的表現。
重紀錄,而非評論。 評論事物,並強調本質意義。

 

Three movies' style

 

鏡頭Shots

電影鏡頭(shots)的差異通常是視景框(frame)內能容納多少素材而定。依照取景距離,大致可分為六類:

 

1. 大遠景(Extreme long shot, ELS)

Extreme Long Shot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紐西蘭,2003)

多半是外景,可以顯現場景所在,提供空間的參考架構。如果人物出現在大遠景中,他們的身形多半只有斑點大小。這種鏡頭在史詩(epic)電影中最為常見,如西部片、戰爭片和歷史片等。

 

2. 遠景(Long shot, LS)

Long Shot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美國,2019)

大致與觀眾離舞台劇的距離相當。其最遠可容納的空間與大戲院的舞台差不多。遠景打光一般而言很貴又花時間人力,尤其是採用深焦攝影時。

 

3. 全景(Full shot, FS)

Full Shot

《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美國,1987)

人物頭部接近景框頂部,腳部接近景框底部,或超過三人以上鏡頭。是包含角色從頭到腳的樣貌,因此可觀察角色的肢體語言、造型和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也可以彌補遠景鏡頭在畫面上細節的不足。

 

4. 中景(Medium shot, MS)

Medium Shot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美國,2000)

人物膝或腰上的身形,可作為說明性鏡頭、延續運動或對話鏡頭。其永遠適合拍兩人浪漫或不浪漫的戲。一般來說,兩人的中景焦點一分為二,其構圖強調的是對等、兩個人同看親密的空間。在浪漫喜劇、愛情故事和「哥兒們電影」類型中是主流。

 

5. 近景、特寫(Close-up, CU)

Close Up

《鬼店》(The Shining,美國,1980)

重點聚焦在很小的客體上,如人的臉部等,暗示其有象徵意義。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表現手法,不僅可細膩地表現人物的情緒或吸引觀眾注意小地方等等,提供劇情上的線索,也可以加強電影節奏。

 

6. 大特寫(Extreme close-up, ECU)

Extreme Close-Up

《驚魂記》(Psycho,美國,1960)

特寫鏡頭的變奏,更進一步聚焦在單一客體上,如眼睛、嘴巴等。能將一件微小的物體或人物的某部分誇張放大,有效產生戲劇衝擊力及強調戲劇重點。

 

其餘鏡頭(由於種類眾多,以下只列舉一些):

1. 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s, ES)

Establishing Shot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美國,2016)

又稱為定場鏡頭,即影片一開始,或一場戲的開頭,用來明確交待地點的鏡頭,通常是大遠景或遠景。也會運用長鏡頭同時表現劇中人在場景中的一舉一動,目的在確立場景中所有人物與空間的關係,讓觀眾能對接下來的鏡頭有個背景的了解。

 

2. 深焦鏡頭(Deep-focus shot)

Deep-Focus Shot

《大國民》(Citizen Kane,美國,1941)

遠景的變奏,具多種不同的焦距,以及相當程度的景深。需要廣角鏡,所以也被稱為廣角鏡頭(wide-angle shot)。最前景及背景最深遠的部分,都能夠清晰呈現。也經常和長鏡頭結合,以利導演維持美學上的時空完整性及角色的多重關係。

 

3. 過肩鏡頭(Over-the-shoulder shot, OTS)

Over-The-Shoulder Shot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美國,2008)

中景的延伸,通常是兩個人物,一個背對,另一個面對攝影機,常用於對話、交流或注視對方的情節中。需特別注意180度法則。

 

4. 觀點鏡頭(Point of view shot, POV)

Point of View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德美,2009)

即是「故事是透過誰的眼睛看事件」,觀點可分為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客觀觀點和全知觀點。

 

 

角度Angle

通常代表某種對題材的看法。同樣的內容,但在不同的角度,觀眾得到的訊息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形式=內容。

 

寫實主義會避免極端的角度,保持水平的視角,並接近旁觀者的身高。

形式主義捕捉被攝物的精隨,認為扭曲現實的表面更加真實。

 

一般而言,電影有五種基本鏡頭角度:

1. 鳥瞰角度(Bird’s eye view)

Bird's eye view

《追殺比爾》(Kill Bill,美國,2003)

又稱上帝視角(God’s point of view),彷彿人物的行動皆受制於上天(觀眾)。

 

2. 俯角(High angle)

High angle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英國,2007)

通常架在升降攝影架(crane)上。其動作感較為緩慢,適合沉緩、呆滯的意義。此鏡頭會減少被攝物的重要性,使人物顯得無害或卑微。

 

3. 水平角度(Eye-level)

Eye level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美國,2012)

缺乏戲劇性,作敘事交代。是中性的、不帶感情,讓觀眾自己判斷。

 

4. 仰角(Low angle)

Low angle

《駭客任務》(The Matrix,美國,1999)

增加被攝物的高度,也增加動作的速度感。提升主體的重要性,正派有莊嚴、偉大的感覺;反派有恐怖、威脅的意味。

 

5. 傾斜角度(Oblique/Dutch angle)

Dutch angle

《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美國,1995)

大多是斜的,使人物看來快跌倒的感覺,有時作觀點鏡頭使用。給人緊張、焦躁及動作轉換的效果。

 

其餘角度:

1. 臀高視角(Hip level)

Hip level

《黃昏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義大利,1966)

常見於「牛仔鏡頭」,因為手槍套的位置就在臀部。

 

2. 膝高視角(Knee level)

Knee level

《小鬼當家》(Home Alone,美國,1990)

經常搭配低角度,適合用於跟拍角色。

 

3. 地高視角(Ground level)

Ground level

《鬼店》(The Shining,美國,1980)

架於地面高度或比地面還低,如《鬼店》跟拍三輪車,就是地高視角相當經典的一幕。

 

 

光與影Light & Shadow

攝影師(cinematographer),亦稱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 D.P.)。負責燈光的安排和控制,並確保攝影品質。燈光能準確地表達意義,引導觀眾目光,而拍片所花費的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調整每一顆鏡頭的燈光上。不同的色彩、形狀、質感,都會反射或吸收不等量的燈光,若是深焦攝影,考慮得更複雜。彩色電影中,燈光的明暗變化較不顯著,因為色彩會使陰影層次模糊,使影像平板化。

 

燈光的風格取決於主題、氣氛和類型:

  • 喜劇、歌舞片:較趨明亮,陰影較少佈局,常用高調的風格。
  • 悲劇、通俗劇:較常用高反差,高光明亮、暗處有戲劇性。
  • 懸疑片、驚悚片、黑幫電影:較趨低調風格,陰影採投射式,高光帶有氣氛。

 

一般而言,棚內的燈光較具風格及戲劇性,而外景多採自然光源,較有自然風格。

藝術家常用黑暗象徵威脅、邪惡、未知之物;明亮象徵安全、美德、真理和歡愉。而希區考克常喜以反向操作,在暗處沒事發生,在亮處迎來危險。

 

寫實主義傾向用自然光源,使影像有紀錄片的感覺,光質較粗糙不圓潤。

形式主義傾向象徵性的暗示燈光,以扭曲自然光的方式強調燈光的象徵。

 

以下為電影中常見的燈光象徵:

1. 正面光(Front light)

Front light

《心靈角落》(Magnolia,美國,1999)

水平角度直射人物,五官陰影不明顯,平板無個性。

 

2. 頂光(Top light)

Top light

《教父》(The Godfather,美國,1972)

由上而下罩於人物,頭頂、鼻子、額頭為亮點,眼睛、臉頰等部位顯暗,具有神秘感。

 

3. 底光(Bottom light)

buttom light

《走出過去》(Out of the Past,美國,1947)

臉部五官清楚,但頭頂陰沉,顯得猙獰,具有恐怖的效果。

 

4. 45度角光(Rembrandt lighting)

rembrandt lighting

《私法爭鋒》(Prisoners,美國,2013)

照亮臉部的同時,更多的陰影能呈現出來,形成兩邊臉的輕微反差,背光面的臉頰會出現倒三角的亮區,稱為倫勃朗式照明(即三角光、林布蘭光)。

 

5. 側光(Side light)

Side light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中國,1993)

一面臉亮、一面臉暗的強烈反差,立體感強、結構明顯、紋理強烈,具衝擊性,常表現於「硬漢」。

 

6. 邊緣光(Edge light)

Edge light

《諾斯福克》(Northfork,美國,2003)

於人物背後45度角打光,一邊臉的小部分有光,其餘則維持陰暗,感覺更加神秘。

 

7. 背光(Back light)

Back light

《神鬼玩家》(The Aviator,美國,2004)

置於人物背後,邊緣處出現光源,使影像柔和幽雅,常用於浪漫場面的光暈效果。

 

 

色彩Color

在心理方面,色彩是電影中的下意識元素。人們喜歡解釋構圖線條,卻消極地接受了顏色,容許它象徵心境。

線條常與名詞相聯,色彩則與形容詞相聯。線條是陽剛的,色彩是陰柔的,色彩和線條都暗示了意義,但方式不同。

 

色彩的象徵意義

  • 冷色(藍、綠、淺紫)代表平靜、疏遠、安寧,在影像上較不凸顯
  • 暖色(紅、黃、橙)代表侵略、暴力、刺激,在影像上十分張揚

 

彩色片中的黑白片段常用來作象徵意義。而如此插入黑白段落的方式有時過於做作及明顯,較好的方式是盡量少用顏色,使黑、白色凸顯。

 

對於色彩在電影中常見的構圖,我引用Sophia Wang的《電影色彩學:這些經典電影如何運用「色彩」引導觀眾情緒》來進行介紹,此文章講解得條理分明,歡迎讀者們前去瀏覽。

1. 單色構圖

單色構圖

《天外奇蹟》(Up,美國,2009)

用單一顏色來強調獨特的氛圍。例如動畫《天外奇蹟》當中,主角面臨情緒上的低潮時,畫面使用血紅一般的天空,呈現出低落與絕望的氛圍。

 

2. 相近色構圖

相近色構圖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美國,2014)

使用色相環中相鄰的 2~3 個顏色,這種配色法在視覺上會較協調舒適。例如《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情緒都較平和,就連監獄的橋段都很粉嫩,帶點烏托邦的喜劇感。

 

3. 三原色構圖

三原色構圖

《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法國,1965)

取用色相環中間隔相同的三原色,彼此間的對比度高,不符合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視覺,能用來營造超現實或是誇張的場景。像《狂人皮埃洛》中經典的一幕:主角身穿紅色的襯衫、將臉塗成藍色、手握黃色炸藥,是 1960 年代非常前衛、超現實的創作手法。

 

4. 互補色構圖

互補色構圖

《007:空降危機》(007: Skyfall,英美,2012)

使用色相環上對比的 2 種顏色(也就是相鄰 180 度的顏色)。這種色彩運用非常受歡迎,尤其是橘色與綠色的組合,常被運用在動作片或劇情片中。因為這類型電影中有大量的動態與物件,對比色的應用可以讓導演更容易的在畫面中製造視覺焦點與質感。《007:空降危機》的這個鏡頭就使用橘黃色使觀眾忽略周遭的燈光,引導觀眾視線。

 

5. 補色分割構圖

補色分割構圖

《魔幻旅程》(The Fall,印美,2006)

這種構圖與互補色很類似,但加上其中一個顏色的相近色,例如在紅色與綠色當中,加入綠色的相近色:藍色。這種色彩運用可以呈現出互補色的對比,但較沒有那麼緊繃,常用來呈現歡樂與活力的氛圍,或是充滿想像力的場景。例如電影《魔幻旅程》描述一個小女孩的幻想世界,因此使用補色分割,並出現色彩誇張的物件,雖然沒有劇情上特殊的意義,但能營造出電影的魔幻氛圍。

 

 

鏡片、濾鏡和底片Lens, Filters and Film

電影中某些驚人的扭曲效果可以藉由拍攝過程來製造,尤其在形狀大小及遠近上。濾鏡可以用來修改形狀、色彩和光影。

 

寫實主義喜歡用標準的鏡頭,避免造成扭曲。

形式主義喜歡用濾鏡,企圖改變表面的真實。

 

鏡頭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三種:

1. 標準鏡頭(Normal lens)

焦距大約在45-55mm之間,而最常見的規格為50mm。是最符合人眼所看見的畫面,自然真實,但效果平淡,不帶有意識地呈現給觀眾。

2. 廣角鏡頭(Wide-angle lens)

又稱短焦距鏡頭(Short lenses),作深焦攝影之用。此鏡頭會造成線條與空間的扭曲,角度越廣,線條形狀就扭曲地越嚴重。距離會被誇大,延展畫面空間。「魚眼鏡頭」(Fish-eye lens)是廣角鏡頭中的最極端者,宛如透過水晶球去看世界。

3. 望遠鏡頭(Telephoto lens)

用來拍遠距離的特寫效果,具有較長的焦距,又稱為「長(遠)鏡頭」(long lens)。焦距越長,對距離就越敏感。在拍攝時可以調整,以引導觀眾的視線,稱為變焦(Rack focusing)或選擇性焦點(Selective focusing)。此鏡頭會使影像「平板」,壓縮畫面空間,減少距離感。

 

鏡頭和濾鏡也可用來做單純的形體改變效果—使角色看來更高、更瘦、更年輕或更老。

濾鏡的種類甚至比鏡頭更多,有些能捕捉、反射光芒,造成鑽石般的光型(十字鏡)。

 

有些濾鏡能壓縮或擴張某種色彩,對外景特別有用。舉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的《麥凱比與米勒夫人》(McCabe and Mrs. Miller,美國,1971)為例:

  • 外景用藍、綠濾鏡,製造冬日颯冷之氣

麥凱比與米勒夫人_外景

  • 內景用黃、橙濾鏡,製造貧瘠地區木屋內的溫暖氣息

麥凱比與米勒夫人_內景

 

電影膠片的種類也多,大部分分成兩大類:

  • 感光快:對光線敏感,現場無燈光,即使在夜間,僅靠有限光源亦能感光。由於它感光快,其影像粒子較為粗大,線條較為模糊,色彩宛如被水洗過。常用於傳統的紀錄片上。
  • 感光慢:對光不敏感,有時需用感光快膠片十倍的燈量才能使影像顯現,但它能夠顯現出清晰且明確的細節,線條明朗,色調質感強,也能捕捉其真實的色調。

 

 

特殊效果SFX, VFX and CGI

1990年代科技發展進步,特效為電影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雖然它並不便宜,但省去了許多艱難的戲份面臨重拍的命運,甚至對演員也是相對安全的。

美國隊長_特效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美國,2011)

寫實電影也受惠於特效,如《阿甘正傳》中一小撮臨演被擴增為數千人。

阿甘正傳_拍攝.jfif

阿甘正傳_後製.jfif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美國,1994)

傳統動畫耗時的手工繪圖,也被電腦的數位影像取代,細節較少、立體感較多、更制式化,如《史瑞克》、《玩具總動員》和《冰原歷險記》等。

PIXAR

表演也受科技影響,演員常要在藍/綠幕前單獨表演。

怪獸與他們的產地_特效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英國,2016)

喜歡特效的電影藝術家必須和任何風格、類型或運用某種科技的藝術家一樣有才華,要看他們運用科技創造出什麼藝術才算數,而非只看科技本身。

 

 

電影攝影師Cinematographer, DP

在大片廠時代,大部分攝影師相信電影的美學元素應該無限放大—景美人美是其目標。而如今這種看法被視為僵硬刻板,許多攝影師皆表達了自己對攝影的看法:

  • 維摩斯.齊格蒙在拍《激流四勇士》時,堅持不將森林美化,捕捉「魔爪獠牙的大自然」。
  • 拉斯洛.科伐克斯:「構圖絕不可以為美而美。」內容往往決定形式,形式應當體現內容。
  • 師戈登.威利斯:「有時你看不到的會比看得到的更有效。」他以低調性打光風格聞名。
  • 西尼.路梅:「鏡頭種類會說故事。」
  • 路易斯.布紐爾不喜歡形式美—除非用來嘲諷。
  • 羅里.托士若只是架好機器,讓卓別林盡情表演。

 

我們可以從這些攝影師的經驗得出,攝影的目的絕不是只為了畫面好看、構圖優美,而是必須搭配著主題與內容,呈現出最適合的故事的情境,才能讓觀眾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到電影的世界裡,這才是攝影的主旨。

 

 

以上就是《認識電影》第一章的內容啦!當然我還有加一些其他資料以及自己的看法,作為補充及加強。本篇文章作為一份整理及轉述的內容,各位讀者們所獲取的資訊,屬於二手的資料。如果您對電影想要進行更深入的探究的話,也鼓勵直接去閱讀《認識電影》這本書喔!想必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底下留言。上述內容有誤,也務必留言讓我知道,一定會盡速地檢查與修改。下一篇將會為您介紹「場面調度」,還請各位客官們敬請期待囉!

 

( 謝謝您願意花時間閱覽完我的文章!)

 

 

資料來源:我自己+書籍內容+網路資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ong 的頭像
    Jiong

    炯の記事

    Ji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